|
超低能耗正在成為全球建築節能的發展趨勢 |
--------------------------------------------------------------------------------------- |
據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我國至少將建成5000個超低能耗建築,建築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產業規模將達到千億元級,促進建築規劃、設計、施工、諮詢、建材、設備行業的全面升級換代,使中國建築節能工作逐步邁入超低能耗的4.0時代。
超低能耗正在成為全球建築節能的發展趨勢
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是國際上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能效高且居住舒適的建築,在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的背景下,它是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的最重要途徑,代表了世界建築節能的發展方向。
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以及今後長時期內人類所面臨的最嚴峻的環境與發展挑戰,建築是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國際上建築節能技術進步非常快,已從低能耗建築向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到產能建築上發展。
各發達國家提出近零能耗發展目標。北美目前共有零能耗專案3339個,涉及用戶6177個單元。美國2009年10月發佈了“在環境、能源、經濟效益的聯邦領先措施”,要求自2020年起,所有計畫新建或租賃的聯邦建築須以建築物達到零能耗為導向進行設計,使建築物可在2030年達到淨零能耗。聯邦政府資產的購買或租賃中需將零能耗作為考核指標之一。到2040年50%的商業建築達到零能耗;2050年所有美國商業建築達到淨零能耗。
歐盟2002年制定了建築能效指令,2010年修訂的建築能效指令提出到2020年歐洲大陸所有新建建築都必須達到近零能耗水準。目前,歐洲已有27個國家在實施這一能效指令,並且各國都有自己的分目標。其中,德國提出2019年起政府部門擁有或使用的建築達到近零能耗,2021年起新建建築達到近零能耗,2050年所有存量建築達到近零能耗。英國要求2016年後新建建築達到零能耗,2019年後公共建築達到零能耗。
在東亞,日本制定了到2030年從基準建築、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到零能耗的建築節能政策路線圖。2020年新建公共建築實現近零能耗,2030年所有新建建築為近零能耗建築。韓國2014年7月頒佈《應對氣候變化的零能耗建築行動計畫》,制定了相應的促進政策和激勵措施,並提出2025年全面實現零能耗建築目標。
此外,中國臺灣地區能源部門和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聯合成立了臺灣零能耗建築技術聯盟,超過1000家業內領先企業加入到聯盟中。
顯然,在過去的10多年中,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作為一種低能耗和極高舒適度的節能建築,被一些國家和組織確定為國家住宅標準或未來城市發展規劃的方向,成為國際上節能建築的潮流和趨勢,在世界各地得到高度關注和迅速推廣應用。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環能院院長徐偉說,各個國家關於零能耗建築的定義、名稱、路線、政策、推廣方式不盡相同,但主要發達國家和經濟體政府相繼制定了邁向零能耗建築的發展目標,都在尋找適合本國的零能耗建築發展的技術體系和優化路徑。
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已然站到了世界節能建築領域的最前沿。對於能源與環境壓力很大的中國,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受到重視並走上臺前,不僅具有現實意義也是必然的。
|
|
|
|